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《福建法治报》官方网站
原创 | 法治福建 | 记者调查 | 时政 | 国内 | 普法课堂 | 法治时评 | 说法 | 求证 | 大案要案 | 权威发布 | 公安 | 检察 | 法院 |

专职调解员的年关滋味

2016-02-03 08:58:38 来源:福建法治报

福建法治报-海峡法治在线2月3日讯  2月2日,腊月二十四,虽然天还下着雨,气温不到10度,但在莆田西天尾,街上早已张灯结彩,不少群众冒雨采购年货,大部分讨价还价可以用“好好好,大过年的,拿去吧”来作结束,一片喜庆和谐的景象。但在西天尾司法所里,过年的气氛却丝毫没有让调解员曾先锋松口气,“过年时人都在,有空闲,往日里潜在的一些矛盾在此时就会集中爆发。”

“没调解清楚,人家怎么和气过年?”

临近春节,远嫁外地的叶某甲回到西天尾与家人相聚,闲聊间获悉自家林地将要被征用,当叶某甲庆幸自己握有政府1952年颁发的林权证的同时,也得知堂哥叶某乙拥有张1988年的林权证,林地归属权怎么划分?堂兄妹俩闹得很不愉快。为此,1月27日一早,他们板着脸一前一后走进西天尾司法所寻求帮助。

“来,这快过年了,有什么事咱们坐下来慢慢说。”热茶,瓜子,糖果,调解桌上几样莆仙过年时的小零食和曾先锋的招呼声格外相配。

“我认识你们家人,你爸爸以前很热心,经常帮亲戚的忙。”了解缘由后,在西天尾司法所工作了22年的曾先锋从这堂兄妹俩的父辈说起,当讲到以前他们两家是如何互帮互助时,叶某乙先低下了头。

此时,曾先锋拍了拍叶某乙的肩膀说,“这里面虽有历史遗留的原因,但我们更应注重当下,眼前你堂妹难得回来过年,做大哥的,让着妹妹一点有何不可?何必把关系闹僵……”

曾先锋的这些话让叶某甲听的频频点头。眼见气氛有所缓和,曾先锋话锋一转,立刻抓住机会对叶某甲说:“这几年莆田变化很大,很漂亮,你应该让家人带你出去逛逛,大老远回来过年,难道就为了分到家里的一点财产?” 经过一上午的劝解,堂兄妹俩最终达成协议,决定以三七分的方式划分土地。

“过年期间,土地、债务纠纷等矛盾会增多,其中大部分当事人都是亲戚、熟人,没及时解决好,让人家怎么高兴地过年?”曾先锋说。

“这是我的职责,不讲究忌讳”

莆田人过年讲究颇多,比如大年初一走亲访友,初二外出春游,初三老人过寿、商店开市,初四过大年……平民百姓一般都按这乡约民俗过春节,祈求来年的好运。但去年大年初三,在司法所里值班的曾先锋却接到电话:“辖区有家工厂赶货,一名四川籍的工人在加班时出了事故当场身亡,快来现场看下情况以便调解。”

“大过年的,接触亡人事故按当地风俗来说是比较忌讳的事情,有人和我说,我这把年纪了,要懂得避讳。可群众有需要,我哪里能置身事外?”当时,曾先锋没有多想,立刻赶到现场了解情况,收集企业信息、遇难者基本情况、家庭背景等。

大年初五,遇难者家属从四川赶到莆田,情绪激动,甚至想自残。曾先锋等人边劝说边说服工厂老板,迅速为他们争取到78万元的赔偿金。“一般亡人事故,可列入赔偿的只有丧葬费、死亡赔偿金等,合计在60万元左右。但这起纠纷,我们考虑到遇难者才26岁,且为家中独子,特为他们多争取了18万的抚恤金,好让年迈的父母有个养老保障。”曾先锋解释道。

调解完后,回家时,曾先锋没和家人提起这事,怕他们多想,去年整个春节他也都没去亲戚朋友家串门。“可不能给别人带来麻烦。每年春节我都有值班,出了这种意外,我肯定要帮他们调解清楚,这是我的职责。”对于避讳,曾先锋如是说。

“没值班的时候想带老伴进城,买新衣服”

2014年,曾先锋从西天尾司法所退休后又被返聘回来,担任该所的专职调解员。已过花甲的他本可在家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,可为了这份职责,逢年过节,他都要到所里值班,“过年时连酒都不能喝个尽兴,得时刻保持清醒。”

“春节来临,所里的任务更重了,过去的半个月我已经调解了9起纠纷,手头上还有一些后续的事情。”曾先锋说,1月26日,该所所长郑淑娟接到一名当事人的短信,称自己的调解赔偿款还没收到。不能再拖了,他和所长商量,打算去当事人家里走访,想办法催促赔偿款尽快到位。

“原本双方签了调解协议,我们的工作就算完成。可当事人没得到赔偿款,拿什么置办年货?”曾先锋说。

而谈到自己家里的年货置办,曾先锋对自己的爱人赞不绝口,“一大家子的事,都是老伴在操办,她会做得井井有条,我什么也没帮上忙。”不过,正是有了像曾先锋等人在节日里的默默坚守,才能换来更多当事人过上愉快温馨的新年。

“我老伴爱俏,孙子爱玩,过年没值班的时候我想带他们进城,去市区逛逛,给他们买点新衣服。”春节临近,曾先锋也悄悄透露了他的“新年愿望”。